何为音乐疗法?

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 > 行业资讯 > 何为音乐疗法?

何为音乐疗法?

日期:2021-06-29 来源:www.ztvat.com 浏览:101 作者:周天律动

音乐治疗法(music therapy)是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来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只要是系统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应用音乐作为手段从而达到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目的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活动,都应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畴。

音乐疗法可分为主动性音乐疗法、被动性音乐疗法和综合性音乐疗法。被动性音乐疗法是目前国内外音乐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又叫做音乐欣赏疗法,是让病人感受音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因素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发挥治疗作用。
 

何为音乐疗法?
 

关于音乐疗法的作用机制,学者们认为,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从而对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我国古代就发现了音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春秋时期思想家管子在《内业》中说:“去忧莫若乐”,《乐记》中记载:“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 而《内经》关于“五音应五脏 ”的论述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治疗最早的理论基础 。现代研究者们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达到一种更好的健康状态。20世纪40年代后,人们逐渐正式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用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并起到一定的效果,如降低血压、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精神病学方面也进行了音乐对精神病康复的探索和临床研究。目前,在欧美,音乐疗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音乐大学或大学医学部里设置有专门培养音乐疗法专家(音乐疗法师 )的部门;在日本,日本生物音乐学会由大约1000名医生、护士、音乐家和心理学组成,并和桐朋学园大学音乐系合作于1991年度开始试点开设了音乐疗法讲座; 在我国,1992年成立了音乐疗法学会 ,已将音乐疗法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专科多病种,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存在没有正式取得国家资格认定,也没有培养音乐疗法师的正规课程和培养机关等缺陷。

音乐疗法根据参与方式,可以概括为主动式、被动式和综合式三种。主动式注重病人的参与,大多采取治疗师与病人合作的方式,包括参与性音乐疗法、工娱疗法、歌唱疗法、吹弹疗法等;被动音乐疗法更注重治疗师的引导作用,强调欣赏音乐时的环境设置音乐处方法,包括音乐冥想法、名曲情绪转变法、聆听讨论法、积极聆听法等;综合式即综合运用前面所述的两种方式。音乐疗法的疗程一般为1~2个月,也有以3个月为一疗程,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

音乐疗法的实施方法:首先评估实施对象的年龄、个性特征、文化程度以及精神和心理状态,然后进行环境、实施对象与乐曲准备。环境应安静、无人打扰,光线柔和;实施对象排空大小便后取舒适体位,乐曲为根据评估结果选取的适合实施对象的乐曲。准备就绪后,实施对象闭目养神3~5分钟后开始聆听音乐,连续听赏同类的数首治疗性或个人喜爱的乐曲,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想象美好的画面或令人愉悦的事情,音量以60dB以下为宜,每天听赏2次,每次20~30分钟。聆听音乐后,及时进行评价,即观察聆听者的表情变化,记录并比较听赏前后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并根据结果拟定下次治疗方案。

音乐疗法的乐曲选择应因病人、病情而异,音乐治疗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它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乐曲旋律、节奏中,使病人心理上产生自我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性情急躁的病人宜听节奏慢、有时间思考的乐曲,以利于调整心绪,克服急躁情绪,如一些古典交响乐曲中的慢板部分是较好的选择。悲观、消极的病人宜多听宏伟、粗犷和令人振奋的音乐,乐曲中充满坚定、奋进的力量,给病人以激励的作用,促使其树立起信心,积极面对生活。记忆力衰退的病人最好常听熟悉的音乐,熟悉的音乐往往是与过去难忘的生活片段紧密缠绕在一起,听音乐能促进记忆的恢复。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需要的是平静,最适宜听抒情音乐,忌听可能使他们激动的、过于热情与喧闹的音乐。产妇宜多听诗情画意、轻松幽雅的古典音乐或轻音乐,这样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及减少疼痛感。

怕於堵用经络通/周天律动音乐谐振按摩器

TAG标签:音乐疗法

当前文章链接:http://www.ztvat.com/industry/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