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体感床为什么能调理亚健康?

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 > 行业资讯 > 音乐体感床为什么能调理亚健康?

音乐体感床为什么能调理亚健康?

日期:2021-06-16 来源:www.ztvat.com 浏览:137 作者:周天律动

1秒钟能做什么?体感音乐:通过“骨传导作用”和心理、生理的双重刺激……

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旗鱼在大海里能游30米,人能眨3次眼睛,蜂鸟振翅55次,竹子能长10微米,最快的计算机能运算6亿亿次,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公里,而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公里。

体感音乐疗法(Vibroacoustic Therapy,简称VAT),又称体感振动音响技术。是通过“身体感知音乐”的方式,将音乐中16~150Hz的低频信号,经过物理换能转换成振动,通过“骨传导作用”和心理、生理的双重刺激,能够在短时间内激活大脑中枢,使人迅速获得高质量的身心愉悦与放松,有效改善失眠、焦虑、抑郁、身心失调等症状,并实现一系列的康复理疗作用及保健效果。

体感音乐疗法的历史可谓悠久,它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五音疗法”。五音疗法认为,“五音”不仅是指耳朵能听到的五个乐音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使人体脏腑经络产生“和谐共振”的部分。正如《史记·乐书》中所说“夫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故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定义,研究人员经过调查发现,在一般人群中真正患病和完全健康者不足2/3,还有1/3以上人群处于“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subhealth)。它是指人体在健康与患病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过渡的中间状态,针对“第三状态”进行调理,就能防患于未然。高明的中国传统医学早已有此大智慧,称为之“上工治未病”。

造成身体出现“第三状态”的原因,核心在于精神心理失去平衡。各种内外原因都会引起心理应激,压力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开始以亚健康形式表现出来,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以身体疾病形式表现了。

音乐能影响情绪,常常能进入大脑的深层,是调节精神心理状态的最佳手段之一,并能有效地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在这个提倡生活工作绿色健康的时代,音乐治疗以其卓著的情感及精神效应、联想效应和心身效应,调节亚健康人群的生理心理状态。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中国传统的五调式音乐已经被证实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有调理亚健康状态的良好效果,那么为什么音乐能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音乐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作用于我们的人体?运用音乐来调理亚健康有哪些方法?

问:中医理论中,五音对应五脏,那究竟五音是如何对应五脏的呢?

  

魏育林:五音对应五脏,实际上得从中医的“情志治病学说”说起。例如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就可以影响五脏的功能。如过思使脾胃功能降低,用“宫”音来调整;过忧过悲可以引起肺的问题,用“商”音来调整;过怒伤肝,用“角”音来调整;过喜伤心,用“徵”音来调整;惊恐过度可以引起肾的问题,用“羽”音来调整。音乐调理,不是说音乐必须要跟哪个脏器对应,是因为人体有问题了,在调理时运用五音五脏、情志之间的关系。《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中医五音理论是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确立的声学与医学相关的具有特色的声学医学理论框架。2000年前,《黄帝内经》就认为,音乐与宇宙天地和人体气机密切相通,把五音引入医学领域,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五音与五脏之气相对应,从而具有了治疗脏腑经络疾病的作用。

问:音乐是一种声波,我们听音乐通过耳朵来听,作用于大脑,但是怎么会影响到我们的内脏呢?

  

魏育林:一般来讲,音源发出的声音总共有三个介质来传播。第一,是空气传播的音乐声波,通过耳朵,到听觉神经进入大脑;第二,是物质身体传导,固体传导的这个音乐声波,通过皮肤振动觉感受器,感受通过神经细胞传过来声波,还有一个就是皮肤本身有的细胞组织,自身可以感受到这个振动;第三,通过水等液体传导。用中医来讲,有一个经脉腧穴的接收途径,腧穴接收到音乐声波以后,通过经络影响五脏,达到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恢复的功能。

问:音乐通过声波与人体的共振来影响内脏,那其中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魏育林:比如用手按头上,人说话时可感受到振动,从而验证了人体实际上就是个大的共振腔。我们发声,牵动了声带,声带振动,人的整个共振腔共鸣就发出了声音,说话就可以被听到了。也正是因为发声以后,身体所有的细胞组织都有了这种振动,所以把手放在头顶上,自己都能感受到这种振动,这就是声波的振动与人体产生共振的原理。

  

问:如何利用音乐来养生保健,调理人体亚健康的呢?

  

魏育林: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发现五音和五脏相关。现代科学仪器也证实经络腧穴的传导,证实共振。我们提出基于《黄帝内经》的五音五脏关系的谐频共振学说,这个学说不仅是老祖宗内证的结果,还是现代科学外证的结果。

  

通过总结共有四种方法来调整人体亚健康,第一种方法叫音乐共振放松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一是通过体感振动设备让人放松,二是共振静养放松法,是主动的,在没有体感振动设备时,光听音乐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让自己静养放松。

人在静坐的时候,音乐声诱导人进入到放松和安静的状态,在家也可以进行实践;第二种方法叫音乐循经调理法,音乐调理设备跟着经络分布来进行循经,让经络更强烈地感受到音乐声波振动,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调整五脏的作用;第三种方法叫呼吸吐纳发声法,实际是靠人体的这个共振腔来调整,就是采用谐频共振原理;第四种方法是音乐调理综合法,以五音为中心,把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体感振动、五色光,还有闻香法,融合在一起,让音乐调理的效果结合得更好,让音乐入心,从而达到调理人体亚健康的效果。

用声音来驱赶寂寞或消除紧张是人类的本能,人在喜悦、兴奋、恐惧或痛苦时都会发出声音,这是人释放情感的方式。当人与外界的正常联系减少并产生孤独感的时候,体感音乐振动正好可弥补了这种需求,它通过“骨传导”作用激发了人体的本能部分,这种无须用语言表达的内心体验,可帮助其释放和控制不良情绪,获得真善美的体验,人格自然也得到升华,此其心理作用。

至于生理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松弛反应

体感音乐振动是一种使人感到安全、舒适和催眠的“1/f波动”形式,它通过骨传导作用激发人体的松弛反应,使人的心理、情绪得到放松的同时,生理作用更为直接而明显,这些作用甚至可以伴随一生。

事实上,胎儿就是在母亲充满低频声波的宫体环境中发育起来的。这样,当孩子出生以后,每当其焦虑不安或哭泣时,只要母亲一个的拥抱动作——母亲的“体感振动”就是对其最好的安抚作用,因为胎儿就是在宫体环境内熟悉和适应了母亲的振动频率!

(二)疼痛抑制作用

车斯基理论认为,体感音乐振动主要通过刺激人体的“帕西尼安小球”,而达到神经疼痛抑制的目的(帕西尼安小球又称Pacinian小体、环层小体,广泛分布于全身的皮下组织、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是人感受振动和压力的感受器)。尤其对60~600赫兹的振动频率,这种感受器能发出神经性无痛信号传至大脑,从而对疼痛产生抑制作用。

(三)脑神经康复作用机制

大脑是人的最高生命中枢,主管着一切生理和心理活动。从大脑神经学的角度看,体感音乐疗法对维护人类身心健康和维持大脑良好的状态等,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体感音乐振动能激活大脑古皮质和旧皮质区域。

大脑古皮质和旧皮质区域,位于或靠近大脑的脑干部位——这些区域掌管着人类的生存本能(譬如食欲、睡眠欲、性欲、快感等),对人的生命和健康极为重要,是人类获得一切生命本能、潜意识或潜移默化行为以及高品质睡眠、良好记忆等动力源泉。如果这些区域受到压迫或损伤,人的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就会立刻停止,从而导致脑死亡;但如果该区域完好无损而仅仅是大脑皮层昏迷,人还可以成为“植物人”, 因此,该区域素有“生命中枢”之称。

体感音乐振动通过骨传导作用,直接刺激人的“内听觉”系统,从而有可能激活大脑古皮质和旧皮质区域。因此,该疗法能帮助人们改善睡眠、促进记忆等,这对于那些因脑卒中、脑外伤或脑发育滞后而造成语言、情感障碍以及很难用语言交流的人,往往可起到想象不到的效果!

其次,体感音乐振动能促进脑组织的再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

研究表明,神经递质的改变与失衡是造成失眠、身心失调等主要原因。神经递质是大脑用来传递信息和神经冲动的一种化学物质,分为抑制性和兴奋性两大类:如果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足,人就表现为紧张、焦虑、烦躁、易怒等;倘若兴奋性神经递质低下,人就会变得容易疲劳、消沉、沮丧、甚至抑郁自杀等。

体感音乐振动通过“骨传导”作用激活大脑中枢(尤其下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使大脑分泌一种称为“喜悦荷尔蒙”或“幸福快乐素”的天然活性物质——安多芬(Endorphin),该物质一方面具有安抚镇痛,参与人体诸多自愈与修复功能;另一方面,可调整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善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或戒断人对外源性不良刺激(如药物、毒品等)依赖。

怕於堵用经络通/周天律动音乐谐振按摩器

TAG标签:体感音乐

当前文章链接:http://www.ztvat.com/industry/370.html